关于那段经历,给我很深印象的是他当时花了十万美元请一个专业人员为NeXT设计一个商标,而那个专业人员花了好几天所做出来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做得了,但从中可见他对自己的公司极致的完美追求,每个细节都要是最好的。2011年,在他生命的尽头,受着癌症无情地摧残,他仍然止不住对Apple的关心,对自己产品的关心,继续工作。
作者Walter Isaacson说,没有一个CEO有像Jobs那样多地深入到自己的产品,这话十分客观的!在传记快结束的时候,Isaacson用‘one more thing’附上了Jobs本人的解释。他说,人是处在人的社会,我们享受着别人创新性的产品,也要为别人创造出我们创新性的产品。我觉得这可能是他到末年的话语,他之前时时贯彻的依然还是,做自己所爱的,顺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在乎别人发出的杂音。
很多苹果公司的雇员都觉得他很不应该,大家都很辛勤了,怎么还是那样骂人呢?他答应了会克制的,然后照骂不误。他给别人的解释是,“这就是我,改掉了,怎么是我呢?”而在‘one more thing’里真心毕露的他说道,他想要完美的产品,而想要完美的产品就得那样激励员工。
他说,或许有更圆滑的方式,但他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他不懂得。写到这里,我就想为Jobs正名一下了,很多人喜欢自以为是地去评价人,说什么“Jobs极端地自以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得接受别人的意见”,喜欢用主流的标准去评判他,然后贴上一些很难看的标签,他们也不回头想想自己心里的那些标准怎么建立起来的,那些标准就绝对正确吗。
笛卡尔在很有成就之后,依然在思考自己那些知识是不是正确的;禅宗六祖慧能在所有人的讶异中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于是对佛的思考开始摆脱所有佛陀、居士、名人的束缚回到了问题的本源。于是开启了佛教的一个全新的时期,禅宗正式诞生,之后整个中华大地、整个亚洲、整个世界就又不一样了。
其实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行为、一个事件好还是不好,不要仅仅用那些专家得出来的结论甚至是他们所采集的资料,应该回到问题的本源,找到自己的答案,结果不全面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又不是专家,客观即好。但其实这行为又有多难做到呢?也许很多人一生在一个问题上都不会做到,就像将某种哲学诠释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一定是哲学家,反而有可能是懵懵懂懂地坚持一生的人,就像Jobs、Einstein。
合上整本书的时候,我坚信了Bill Gates的猜测,Jobs将至少影响这个世界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