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学会认错 父母是榜样要学会正确引导

|2017-03-24 13:16:36

  要在孩子中提倡坦白承认错误的精神,防止他们采取以下策略:否认错误行为(我没有做什么错事);把错误行为合理化(大家都做了),为自己错误行为辩解(是他先开始的),以推卸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受害者的困难处境上,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应负的责任,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来挽回。

 

  2、说明什么是孩子应该做的。

 

  在采取补救方法的同时,你要费些时间向孩子解释什么是允许他们做的,而不说什么是禁止他们做的。

 

  因为许多孩子都有一种逆反心理,父母越是禁止的东西,孩子越是想试试。孩子犯错误有时是出于好奇心,所以父母应该避免这种逆反心理现象的出现。

 

  3、让孩子知道父母不赞成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父母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需要孩子做出补救时,对孩子本身仍旧要表示好感,不要笼统地责怪孩子。父母可以把批评限制在孩子的一定行为上,例如,“我不喜欢你在屋里大声尖叫,因为这样打搅了别人”,要避免孩子一不守规矩就指责孩子“坏”的想法,更不能使用诅咒或威胁的口吻,表示你不再爱他们了。

 

  这样会把问题搞复杂,孩子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很关心,孩子感觉你是喜欢他的,那么,你对他将是最有影响的。

 

  让孩子学会认错

 

  孩子不会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懂得是非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应耐心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需要如何做才正确。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道歉就显得顺理成章。

 

  但孩子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不敢承认错误,家长应鼓励孩子知错就改,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对认错产生畏惧感。 还有的孩子犯了错,总是寻找各种谎言来逃避责任,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这种行为,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比犯错误更让人不可原谅。

 

  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是受欢迎的,这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传达给孩子的思想。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但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可以让孩子提出一些可行的补救办法,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一味的指责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言语上的道歉,更要让孩子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让孩子有愿意承担责任的勇气。

来源: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