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都有谁 马援为什么没有入榜

|2017-03-24 09:22:53

  于是他通过其弟耿弇上书朝廷,把军事失利的责任都推给马援,诬告他像西域商人,每到一处就停下来,以致坐失战机,遭致失败。光武帝听信了耿舒的话,派虎贲中郎将梁松作为钦差大臣,骑驿站的快马,迅速赶到武陵,监督马援的军队。冤家路窄,原先就记恨马援的梁松,不但在武陵跟马援见面了,而且奉圣命来监督他。

 

  已不被朝廷信任的马援很快就病故了。梁松连死者都不放过,还想借故陷害于他,以报宿怨。马援这次出征,病死军中,实现了他“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的壮志。到了后来,光武帝刘秀去世,登上帝位的汉明帝刘庄感念辅佐光武中兴的功臣,于是命画工描绘28将形象悬挂于南宫云台阁供人瞻仰。

 

  这28位将领为刘秀东征西讨,浴血奋战,为东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云台28将”以大司马邓禹居首,其下依次为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岑彭、冯异、坚刹、傅俊、王霸、任光、朱佑、李忠、景丹、祭遵、盖延、邳彤、万修、铫期、耿纯、臧宫、刘植、刘隆、马武等二十八人。

 

  然而,仔细检索历史文献,却发觉“云台二十八将”序列里似乎遗漏了这位大名鼎鼎、马革裹尸的虎将——伏波将军马援。论名气,“云台二十八将”里似乎只有战功赫赫的大司马邓禹、淡泊名利的“大树将军”冯异能和他相提并论。马援自建武四年就为刘秀执鞭坠蹬,跟随他征战四方,立下许多功劳。

 

  马援有勇有谋,据说他曾经发明了用米堆成山岳河流的形貌,类似今天的军事沙盘,为刘秀演示进军路线,因而深得刘秀赏识,被誉为军事奇才。东汉草创之初,马援率军讨平岭南,兵锋所指,最远到达了交趾(今越南)中部。至今,岭南各地犹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留下的诸多遗迹以及神奇传说。

 

  这样一位声名赫赫、居功至伟的虎将,却没能进入云台阁二十八功臣神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汉明帝刘庄无意间疏漏,抑或是另有玄机?更令人不解的是,马援不但没有进入云台阁中兴名臣画像之列,反而因谗臣陷害,死后蒙受冤诬。

 

  对此,当时就有人百思不得其解。据《后汉书》记载,东平王刘苍看了云台阁二十八功臣画像后问汉明帝:“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明帝笑而不答。明帝的这种态度,可就让人纳闷了。

来源:尚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