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传闻金窃听器真的存在过吗 楚乔传的东西不是瞎掰的

|2017-06-16 14:21:55

  《楚乔传》楚乔成功成为一名谍者。宇文玥给了楚乔第一个任务,就是去窃听大梁秘府的情报。宇文玥给了楚乔传两样东西,一样是竹蜻蜓,一样是闻金。闻金是窃听器来着。不知道还以为是编剧想出来的东西,但是没想到,闻金这种东西古时候真的存在。

 

  闻金,其实就是古代的窃听器,一端插入墙壁,因为金比较软,能够和沙砾等墙缝中的物质结合紧密,再把耳朵放在闻金上,就可以听屋中人的说话。
 


  古代人发现金属中的金、铅、铁比较柔软,但只是柔软不行,还要有一定的硬度与力度插入墙壁,最后高手们发现“外硬内柔”的金比较适合,所以用金和钢丝来当作窃听器,这就是闻金。

 

  闻金有两部分:其中一端用一条钢丝连接。

 

  那钢丝是干什么的呢?那就要高手用了,高手用钢丝把这块闻金和另一块插在安静处的闻金连起来,可以在远方把耳朵凑在那块闻金上听到屋中的声音了。

 

  闻金能够和沙砾等墙缝中的物质结合紧密,再把耳朵放在闻金上,就可以听屋中人的说话,从而达到窃听的效果。

 

  若追溯古代,它可以成为最早的窃听器,如今的窃听器已经隐密化、科技化了,像手机窃听器、语音窃听器等,这比电话发明要早得多呢!

 

  然而,据说还有更为原始的窃听器。这种就比起闻金,就显得有些笨拙。
 


  古代最原始的“窃听器”,早在2500年前已经出现听瓮最早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时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

 

  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需要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

 

  听瓮,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侦测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周边的动静。如果需要,可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

 

  为了减少听的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来执行任务。盲人的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听瓮在隧道攻城战中最有奇效。清末曾国荃率湘军攻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时,城内太平军便于城墙下埋设听瓮,侦探城外湘军的动静。

 

  以致湘军一时无法得逞。但最后,天京还是让善挖地道的湘军攻破了,这不是听瓮出错,而是听瓮的人出了问题。
 


  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后来,听瓮得到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

 

  唐代出现了葫芦形状的枕头窃听器,休息时将之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在宋代还出现了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载了这种窃听器。

 

  矢服,就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用牛皮来制作。将矢服掏空,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监听到。这是利用空腔接纳声音的原理发明的。

 

  此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还有“听管”,“隔墙有耳”,就这么来的。而闻金在现在看来,似乎更像是“土电话”的原型。

来源:尚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