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包子的来历是什么 连慈禧太后都赞不绝口

|2017-07-05 12:18:27

  提起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很多人都会口齿生津,馋的不行。狗不理包子是中国传统风味小吃,一口咬下去鲜而不腻,清香适口,但为什么要叫狗不理包子呢?
 

 

  狗不理始于清朝咸丰年间,当时有个年轻人叫高贵友,因为他爸爸是老来得子,为了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给他起名“狗子”。

 

  狗子十四岁就来到了天津学艺,在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想自己单干,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名叫“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味道很赞,引得百里远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之后他想出了一个经营的新点子:即是店内桌上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筷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照碗里钱的多少按价给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离店,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

 

  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也不表示异议。此店名一经传开,远近闻名,一直流传到今天,真可谓久盛不衰呀!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食品之首。

 

  历经一百六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经创新和改良已形成秉承传统的猪肉包、三鲜包、肉皮包和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

 

  先后摘取“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中国最佳名小吃”、“国际名小吃”等多个国内外评选和大赛的金奖,被誉为“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

来源:尚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