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啥濒危 从"濒危"到"易危"是那么的不容易

|2017-09-19 14:56:41

  网上经常会晒出大熊猫的动态图,大部分都是大熊猫“欺负”小熊猫。一会压一会摔,让网友看的有点“胆战心惊”。而有网友则逗趣到:我终于知道大熊猫为啥濒危了。

 

  其实大熊猫变成一种濒危动物,主要还是它们自己“不争气”。野生大熊猫是很宅的独居动物,很少离开自己领地,除了吃就是睡。

 

  而且他们只在舒适的环境下才愿意交配,母熊猫一年只排卵一次。
 


  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仔成活率很低。

 

  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

 

  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实际上它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分布区域。

 

  栖息于海拔为1400米~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中,总面积为29500平方公里。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9月4日在美国夏威夷宣布,中国“国宝”大熊猫将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从“濒危”降为“易危”,理由是大熊猫的野生种群在慢慢恢复。

 

  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比低谷时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增长了16.8%,而且圈养种群数量从164只增加到375只。

 

  不过,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并非实质性改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物种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

 

  虽然极危、濒危和易危三个等级有一字之差,但都是受威胁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保护等级降低,原因在于中国对偷猎的打击和栖息地恢复起到了成效。
 


  中国当然也认可这种成绩,但也充分看到了保护大熊猫的困难和艰巨。两个主要问题是,大熊猫还面临栖息地破碎化等威胁,以及气候变化将会使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减少35%。

 

  从更深的角度看问题,中国林业局的观念和做法更适合中国动物保护的现状,并且符合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理念。

来源: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