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打仗睡在哪儿 这些冷知识让人大开眼界

|2017-10-18 11:29:30

  日前上网,偶然看到有网友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古代行军打仗都睡哪啊?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笑了一下,问这个问题的人一定非常有想法,能问到这么细节的问题,今天正好有时间,就借助这个问题,聊聊古代行军的那些事儿。



 

  先说主题,古代行军打仗谁哪儿?一般分为两种情况,驻城和野外。

 

  先说驻城,行军途中,在自己的地盘行军,通常都不会在野外扎营,都会按照行程计算出最快或者最晚下一站会到哪个城市,然后提前派快马或者哨兵先行一步,提前到达该城市之后,统治这里的太守或者长官,我们今夜要在你这住,大约有多少人,你提前准备好房间,是兵营还是民宅你自己安排。

 

  而作为攻击一方的话,在没有城市住的情况下,只能在外面安营扎寨。当然了,这个安营扎寨也是很有讲究的,可不是随便找个空地就能行的。

 

  通常来讲,安营扎寨之前,将领要派斥候去前方探路,首先看有没有敌军,然后看地形。

 

  地形上,宽阔的平地最好,山林密布的地方不行。因为对方设下伏兵的话,山林里不易发现,此外,靠近山林的话,即便对方没有伏兵,包围起来放一把火也够你受的,所以空阔的平地最佳。

 

  其次,附近要有可直接饮用的水,但水不能太大,像关羽水淹七军的情形肯定是不能出现的(所以也不能在低洼处设营)。

 

  扎营的地点最好是高出,譬如山丘等地方,占据制高点,便于观察。

 

  这些都是交由经验老道的斥候来完成,有时候人手不够,将领本人也是要做这份工作的。

 

  再说安营扎寨这件事,你以为士兵到了地方就自己搭帐篷吗?还真不是。
 


 

  在古代行军中,有专门的辎重部队,他们平时是不打仗的,主要工作就是搬运物资,背帐篷啊,推粮食车啊之类的都是他们干,真正用来打仗的兵是不干这活的。

 

  通常情况下,在确定好安营的地点之后,辎重部队会提前到达并开始设防、安营、埋锅造饭等工作,打仗的士兵则主要负责防备工作,等着吃饭就行了。

 

  接下来顺便说一下古代士兵都吃啥吧,以干粮为主,注意这个“干”字,便于储藏,因为古代打仗大多发生在北方,所以饼类的粮食很受欢迎,米饭很少,偶尔能吃上肉。

 

  你问马吃什么?古代荒郊野外啥草都有,吃呗,最不济也有草料可以喂养。中原地区是没多少骑兵的,一般来说有两三千的骑兵就很牛了。

 

  到了晚上该睡觉了,营寨了有值班站哨的,两班倒或者三班倒,两三个小时换一批,能保证哨兵也有足够的休息。

 

  第二天起来之后,辎重部队开始收拾这些东西,打仗的士兵啥都不用干。
 


 

  你是不是觉得辎重兵很累?你要知道,辎重兵一般是不用打仗的,不用拼命,虽然累点,但足够安全,这比什么都值了。

 

  继续说安营扎寨的事。

 

  在某些特定的战局下,辎重部队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毁尸灭迹”,说的有点夸张,其实就是毁灭掉自己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的所有证据,还原到最初的模样,让敌人误以为没有部队在这里出现,从而达到迷惑对方的目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都是古代祖先在经历无数次战乱之后,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常识,最后也由衷的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永远和平!

来源:秀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