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斩首为什么在午时三刻?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毕竟我们从电视剧里总会看到在午时三刻斩首的情节。那么,通过本文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代斩首为什么在午时三刻。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灵魂作此判决的法官、 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这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秋后问斩的原因
秋后问斩就是待秋季霜降后冬至前对死囚执行处斩。 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秋后问斩一词应该始于唐朝,但是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在秋后,至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改于随判随斩。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季来做区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要求集中处死,亦会事先公告。 为何选择秋后实行。首先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收后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当
时有强迫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9-10月之间,另外,秋季带有肃杀之气,正是自然界中万物枯萎的季节。春天象征新生,夏季万物正蓬勃生长,因此较不适宜取人性命吧。
午门斩首的纠正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午门建于明代,由永乐皇帝朱棣所建。明代,只是“廷杖”时在午门执行,但有时也会打死,所以成了杀人的地方。
清代只是打仗回来庆祝在午门而已,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其森严,犯人“斩首市曹”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场处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