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松树这么多人喜欢 因为它蕴含着也别的意义

|2017-12-03 14:28:50

  在不少的文人骚客的诗词里面都会有松树的影子,在水墨画里面也有,那么到底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松树呢?

 

  松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传承了中华文化。松树象征这坚定不屈的意义以及松树象征着坚强不去的精神。
 


  翻开我们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以及作家、艺术家的集子,就可以发现,在散文诗歌中,经常有描绘松树的诗句,或者时而有描绘松树的专篇。而凡是提到松树,总是流露出欣赏赞美的感情。

 

  在《论语》就讲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三友就有松树在里面。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树与竹子、梅花。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在文化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古人常把松喻作高士,园林里常 有它的影子,苏州网师园有“看松读画轩”,拙政园有“听松风处”,避暑山庄有“万壑松风”,都是有诗意的去处。
 


  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

 

  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

 

  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

 

  在中国山水画里,松树的表现占了重要的位置,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题材。

 

  古人画松多以松石点缀山水,在唐代的山水画中已形成了一种风气,并出现了很多着名的松石山水画家,他们把松石作为山水的一部分,刻意加工,使画面呈现出“妙之至极”的韵致。

 

  唐代张璪写松,很能用笔法,“常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槎牙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
 


  而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是被历代的艺术家所服膺,成为中国画论中的千古玉律。

 

  五代后梁的荆浩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一面“耕而食之”,一面深入观察大自然,那“翔鳞乘空”、“欲附云汉”的古松,使他倍感惊讶,“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来源:尚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