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闻名于世,而对于孔子为何要周游列国却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缘由。那么,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呢?下面一起来跟小编看看吧。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相互征战,周初制订的礼乐制度破坏殆尽。
当时孔子提出要恢复周礼、实行仁政治德治的政治主张,却不被鲁国的统治者接受,所以孔子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长达14年之久。
孔子希望寻求做官,以便实现他的政治理想。14年间,他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结果到处碰壁,是因为他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
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孔子周游的这些国家其实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
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
孔子从55岁到68岁,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但那个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各国多想能拥有更多的土地,只有进行战争,所以不可能听他的。
通过周游列国,他的人生经验更丰富,眼界更开阔,学问更高深,观察事物更透彻了。尽管壮志难酬,可他并不灰心,他把晚年最后5年的时光和精力都用在开办私学和整理古籍文献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