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是红脸 竟然和罗贯中的一场梦有关

|2018-01-12 16:58:21

  关羽大红脸的设定,在现今已经深入人心,但有关关羽为什么是红脸,却少有人知,其实有关关羽红脸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挑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聊一聊。
 


 

  不管熟悉不熟悉三国,一提起关羽,大家就都会想起那张大红脸,红脸已经成为关羽特征,仿佛不红就不是关羽似的,但事实上,正常人的脸哪会红得那么离谱,况且正史上也没说关羽脸红,只说他胡子漂亮,也就因为胡子漂亮,所以被诸葛亮亲昵的起了个外号,叫“髯”。

 

  而且在三国成书以前的元朝,三国的戏剧就非常流行,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高文秀等等有名的剧作家都写过三国戏,而那时候,关羽的脸色还是正常的。

 

  而后来关羽之所以脸红,其中还是有原因的,最为广泛的说法,则来源于一个跟罗贯中有关的民间传说。

 

  当然,我说的仅仅是传说,如果有人拿正史、山西方面的风土人情反驳,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服软的。

 

  众所周知,关羽一生的污点就是曾经投降过曹操,这一点一直为人所诟病,认为他不忠,罗贯中当年创作三国,写到这一部分时,也是气的拍案大呼,甚至放下笔来痛斥关羽的人品,认为他非常不忠,大概声音特别大的缘故,就让已经成仙的关羽听到,于是下来跟罗贯中辩驳,说什么当初投降是因为情势紧急,为了三军将士不再无辜送命才选择的下下策,过去之后也曾跟曹操明言,一旦知道刘备的消息,就马上离开,事情已经做到这份儿上,怎么能算不忠呢。
 


 

  但罗贯中却固执的认为,忠就应该从一而终, 中途变节不管什么原因都是不能原谅的,就是当时打不过,你也不能归降曹操,而是应该拔剑自刎才算对得起刘备。

 

  罗贯中是个学者,知道很多知识,他拿社会上普遍对忠的理解来责备关羽,羞得关羽无话可说,慢慢的脸就变红了,然后也不再争辩,临走之时还对罗贯中作揖说:“我已经知道错了,希望先生笔下留情吧。”

 

  说完这句话,人就没影了。

 

  罗贯中马上清醒过来,才感觉好像做了场梦,可要说做梦吧,刚才同关羽辩驳的话还清清楚楚的记在脑子里,这时候就想:看来刚才的事的确是真的了 ,关羽真为了名声的事儿下来找我,虽然我应该秉笔直书,但人家刚才脸红,表明已经知错,还有些廉耻之心,更何况,关二爷已成民间道德模范,这时候给他泼一碰凉水,虽然能增加关注度,但恐怕会让老百姓觉得生无可恋,因为一向尊重的人都有缺点,那世上还能相信谁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就把关羽写成红脸,意思是关羽已经知错,而且还为了挽回关羽的影响,硬生生加了保护皇嫂的事情,让关羽的投降看起来合情合理。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说法,还有一个更加“不靠谱”的传闻:

 

  关羽杀了倚势凌人的恶霸,逃难江湖五六年,以贩枣(电视剧里是贩绿豆的,不知原作是何?)为业。关羽不擅生意,卖不出好价钱,但仍能维持生计,说明其进货渠道不一般。如果正常付款进货,本钱早就赔光了,况且关羽有案在身,不大可能去抢枣。再说,要抢也应该直接去抢钱。因此,这样分析,关羽只能自己去枣园打枣。枣园是地主豪强的,打他们的枣就是斗地主,不用付钱,心安理得。为了少惹麻烦,关羽总是穿一身绿,见有人来,便爬到枣树上躲起来。一身绿衣,一张枣红脸,藏在枣树上谁也别想看到。
 


 

  很显然,这些都不太可能,因为在正史之中,关羽的脸并不红。

 

  关公实则连大刀都没有耍过。青龙偃月刀是罗贯中编造的武器之一,关羽实则是用枪或者长矛。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记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这里用的是“刺”,而并非大刀特有的“砍”。同样编造出来的还有吕布的方天画戟,也是用的长矛。

 

  汉朝时期还没有发明出马镫。那时候打仗,武将在马上必须两腿夹着马肚子。一手抓着鬃毛,一手拿着武器,要是用两手拿武器,马就跑不快了。而且还容易掉下来。电视中,小说里两武将拿刀互砍的情节,至少要在汉朝一两百年之后。而骑马互相砍杀,是必须得在北魏发明了马镫之后,才会出现的场景。

 

  有关关老爷大红脸的事情呢,其实也是杜撰。并不是打抱不平,杀了一个强抢民女的坏太守,逃命之时在圣母庙洗了个脸就变色了。这一看就是虚假的。

来源:今日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