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毒饼这样昂贵的食品相比,粽子毫无疑问是端午节餐桌上的主角。粽子,又叫角黍。在最初开始的时候,是由菰叶包裹黍米做成牛角的形状而得名。
粽子中菰叶生于水中,属“阴”。黍米,称“火谷”,具有阳火之性。所以这两者组合而成的粽子理所当然就有了“阴阳相合”的寓意,象征了人们祈求阴阳调和的美好愿望。
虽然现在菰叶换作箬叶和芦苇叶,但是其阴阳调和的韵味一点都没减退。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