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仅要熟记二十四节气,更要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为了更好地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即二十四节气。
“掌握季节,不违农时”是农业生产最基本要求之一。古农书“齐民要术”上曾经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意思是说,按照季节农时去耕作,可以花较少的劳力得到良好收成。如果主观任意去做,就会劳而无获。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就有紧密联系。
“节气”在古代称为“气”,按阴历每月分为两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现将各节气的名称和意义简述如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四立”表示春、夏、秋、冬的开始。
夏至、冬至“二至”,夏至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古称日长至;冬至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古称日短至。
春分、秋分“二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昼夜相等的节气,是春、秋两季的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