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暑的由来 古人是如何看待度过这个节气的

|2018-06-26 09:48:26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夏季高温的时间了,那么小暑是如何出现的,它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快来了解吧!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交小暑节气。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古人同样将小暑划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初入小暑,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意,风都带着热浪。

来源:秀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