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作为母亲河,近些年随着改造泥沙现象渐渐变好,而最近有网曝黄河“流鱼”奇观,令网友十分好奇。
7月5日,山西垣曲,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垣曲上游三门峡水库开闸放水调沙,垣曲段现“流鱼”奇观,引数百人在黄河边上冒险捕捞。
三门峡水库放水之后,使得库区上游的主河道变窄,浅滩地变成滩涂。滩涂、浅滩、浑浊的水流形成罕见的流鱼现象。
沿岸群众纷纷赶往黄河边用渔网捞鱼,三门峡库区辽阔的水域,一时呈现了众人捡鱼、捞鱼的壮观场面。
“流鱼”奇观是黄河特有现象,已有数十年历史。据相关人士介绍,黄河“流鱼”现象,分为自然“流鱼”和非自然“流鱼”。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左右,黄河都要出现一两个小时的大“流鱼图”。据当地群众反映,今年“六月六”的流鱼从早上6点开始到上午9点多结束,是历年来“流鱼”时间最长、鱼量最多的一年。
“流鱼”多是鲜活的黄河鲤鱼,偶尔也有甲鱼出现。“流鱼”或仰面或侧身在水面上密密麻麻地漂浮一层,大小不一,大的估计能有二三十公斤。
鱼跃波闪,场面壮观,沿河观看和捞鱼的群众成群结队,兴致勃勃。据估计,这一天沿黄群众打捞上来的鱼可能超过1万公斤。
近年来,由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河道里自然“流鱼”现象已不多见。小浪底建成后,由于调水调沙、泄洪又形成了非自然“流鱼”。
每年7月初,黄河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出库,含有大量泥沙的浊流流向下游河道,高含沙量的河水供氧不足,造成生活在黄河里的各类鱼虾缺氧。小鱼被呛死,部分大鱼浮出水面吸氧,顺流而下,因而形成“流鱼”现象。
据了解,往年水库泄洪量大,流鱼现象相对集中,最近两年因上游修建铁路大桥,泄洪速度放慢,流鱼出现较少,但仍旧吸引不少民众拿着抄网、拉网等各种渔具到露出的黄河滩涂上捞鱼。
相关人士提醒,由于水流比较急,下水捞鱼非常危险。随着调水调沙水量的增加,河段容易塌方,造成人员伤亡,提醒广大群众千万不要冒险下河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