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因而天气干燥,草木渐枯,人自感燥。因燥伤津,伤津而见燥症。燥是秋的主气,属阳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秋老虎(深秋)。
按照以前历年来的经验,立秋后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不长。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比较凉快儿,那时的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
但白天依然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时仍会感到闷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这是相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
其实每年立秋都会热几天,但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这个气温环境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其他农作物也大都如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不热,庄稼怎么成熟呢”!其实立秋并不是说天气会很凉爽。
民间有“立秋3日凉风至”的说法,但立秋后大部分地区仍以晴、阴相间的天气为主,降雨天气不明显,气温仍可达到31-33℃,日平均气温仍属偏高状态,天气依然“闷热”。但是,由于早晚和午间的温差变大,一早一晚人们的体感温度将比前几日偏低一些。
“秋后一伏热死人”,说的就是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正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加强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的监测预报。
立秋时节,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北方各地要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促进作物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棉花要及时整枝,减少营养消耗,结合灌溉进行施肥,力争多坐秋桃,提高棉纤维品质。
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地区,则要加强晚稻和一季稻的田间管理,采取以水调温、叶面喷肥等措施防止高温危害;加强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的田间水分管理,注意蓄水保墒。西南地区要及时收晒成熟作物和做好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