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讲究男女平等的社会,在偏远山区依然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其实重男轻女是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并不是每一个时期男人的地位都在女人至上。其实这反映的是男女对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程度。
重男轻女,是中国古代的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但并不是自古至今一直都是重男轻女,事实上男女社会关系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直都是男性作为主导权的 ,在个别历史时期,女性的地位甚至要高于男性。
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女人负责饲养动物,是部落的主要劳动力。而在唐朝的唐高宗至安史之乱近100年的时间里,女性的社会地位隐隐超过了男性。
男,上为“田”,下为“力”,“田”表示生产,“力”表示劳动力。如果把它缩写成现代经济学名词的话,就是“生产力”。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经典论述中,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那么在封建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活动中,除了田地、种子、简单的生产工具,男人就是最重要最主要的生产力。
回溯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创造,都是与男人的生命和血汗紧密联系的。万里长城千古不朽,那是千千万万男人的白骨垫基而成;京杭大运河千年流脉,那是千千万万男人的血与汗凝聚而流。
从春秋战国、七国争雄,秦统一中原;到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汉,直到明朝的诞生,哪一代王朝更替,哪一次民族纷争,不是用男儿的生命牺牲、血骨换来。翻开历史,按丁抽役、以丁赋税、纳粮的规制比比皆是。
在秦朝和汉朝的时候,虽然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但是生在这个年代的女孩还是比较幸运的。
在平民家庭中在出生的女孩,如果家里比较富裕点的话,她们就会被抚养长大;如果不富裕的话,她们就会被送到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从小当丫鬟,至于她们的婚事都是由人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