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汉朝时,《山海经》放在“术数略”下面的“形法”类,也就是算卦占卜中的风水相面之类的书籍。
隋朝时则放在了史部地理类,而清朝干脆放在了子部小说家类。这是比较大的三次更换存放门类,小的改动则更多了。鲁迅先生对《山海经》的分类为‘古之巫书’。”
所谓巫,是在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刚刚开始分工时从事精神活动的那类人。这些巫往往都是部落的首领,他们主要的功能是沟通神与人,通过所谓神灵附体,用自己的口说出神的旨意。
这种巫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悉部族的历史、又能够治病消灾,这样大家才会愿意相信、敬畏神、巫。正是这种还没有分类的精神文化需要一股脑写在了一起,才出现了《山海经》这样记录了驳杂内容的书籍。
正因为《山海经》被认为是上古巫书,因此有人认为《山海经》就是记录神怪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信史”。
《山海经》的作者不会有意识地主动去语怪,他们其实是在认认真真记录当时所见所闻的内容。但因为受限于认知水平,他们一提到事物在现代人看来就像是在讲神怪故事。其实山海经里描述的异兽,有一部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山海经》看似怪诞,但其实是按照当时人们的三观去认真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