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字仲达,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那么三国里诸葛亮为什么怕司马懿,司马懿是怎么死的,下面由小编给你讲解一下吧!
首先,司马懿的计谋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只是稍逊于诸葛亮。其次,司马懿为人沉稳、老道。也就是说,虽然诸葛亮能赢司马懿,但司马懿的这些特质能够使失利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最后,由于司马懿的沉稳老辣,使得魏蜀两国可以尽量保持一种相持的态势。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但毛说:“蜀汉灭亡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这也是毛惯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毛把刘备集团失败的原因归结到隆中对身上,一语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独步古今。
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诸葛亮未出茅庐即受到刘备的礼遇和器重,少年得志,独上高楼,没有经历过大的人生磨难。反观毛,当年几乎被开除党籍。秋收起义失败后,在几千起义官兵中愿意再跟他走的只有七十二人。他在人生曲折磨难的砺进中日积月累,才领悟到中国兵法思想的意境和精髓,干出了一翻震撼世界的事业。
失街亭、斩马谡是一件亦悲亦壮的历史事件,评书中说,京戏中唱,都以此来颂扬诸葛亮爱惜人才、执法严明。毛则对此有独到的见解。毛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