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很多皇帝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而且名字一般都不会有重名字的说法,可是在北魏历史上这两位皇帝的名字令人很是费解,拓跋宏和拓跋弘是一个人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是谁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帝,专心信佛。承明元年(476年7),拓跋弘被毒死(一说为冯太后所为),时年23岁。献文帝死后,上谥号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
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二月,太上皇帝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
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他们两人是父子关系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在位465-471)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文成帝拓跋浚长子。献文帝拓跋弘是北魏封建化进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较有作为的年轻皇帝,其执政年间,在以往北魏道武帝,北魏太武帝诸朝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整顿内政,增强国力,四处征讨,致力统一。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