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迁是太监吗? 司马迁为什么要受宫刑

|2016-11-11 21:30:11

  司马迁生死观

 

  司马迁的生死观贯穿了整部《史记》,我们从司马迁描写的每个人物和事件上都能看出一二,司马迁生死观之积极、壮烈,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司马迁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用之所趋异也”。

 

  换句话说,司马迁认为在生死关头,每个人都需要谨慎的选择,选择重于泰山之死,而不能轻如鸿毛一般的死去。所以在生命面前,司马迁没有选择毫无原则地苟且偷生,也没有糊里糊涂地就结束生命,这一个观点在司马迁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有所体现。

 

  就像蔺相如先是为了和氏璧,之后又为了赵国的尊严,两次都在秦王面前表现的奋不顾身、甘愿一死,这种态度令司马迁非常的佩服,而司马迁对蔺相如的敬佩之情也在文字中溢于言表。

 

  再如屈原之死,屈原在楚国屡次遭遇打压,满腔的志气却无处施展,眼看着昏君无能,奸臣当道,别国大军压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屈原选择一死,来对这个国家发出最强有力的抗议。

 

  屈原用自己的死唤起了人们对于国家存亡问题的思考,激起了百姓对于昏君的愤怒,于是司马迁评价屈原是能与日月争光辉了。事实也是如此,在司马迁的高度赞扬之下,屈原也成为了千古豪杰了。在《史记》之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的人物事件,无不在传达着司马迁对于生死的态度。

 

  司马迁的爱国名言

 

  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最著名的一句是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之急。司马迁在鸿篇巨制的《史记》当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名言,他不仅是西汉的史学家更是文学家,思想家。

 

  那么多的名言警句,是司马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每每读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那段不禁精神振奋,似乎浑身充满了力量。但每当看到这一句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总是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嘲讽。

 

  这句诗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形容李陵而说到的,但也就是因为李陵,司马迁收到了宫刑,由于生性耿直,所以司马迁站在客观的江都讲述李陵投降匈奴的苦衷,没想到却因此得罪了汉武帝,汉武帝将其收监下狱处以宫刑,司马迁原本想一死了之,却为了史记而屈辱的活了下来。

 

  终于给好友书信一封在《报任安书》书中写下了这句千古名言。无乱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是写给李陵还是写个自己,这对于汉武帝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一心报复为了天下,可天下是谁的天下,是刘家的天下!

 

  当自己的观点与你不一致便是残酷的对待,对待一个随时准备为国殉身的忠志之士。如果汉武帝就在面前,真想问他一句良心可安?司马迁的爱国名言出现的时间更是讽刺,偏偏是在自己受过宫刑之后书写下来,对于这样的事,我也只能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四个字悲夫!悲夫!

来源:智人网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