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怎么分清敌我 揭秘古代打仗如何分清敌我

|2016-11-21 11:33:17

  结阵能力也是将领能力的表现,刘邦和韩信说,我只能带10万人,你能带多少?韩信说多多益善,这里能带多少其实就是指将领的结阵能力。这里可见古时打仗,结阵是多么重要,而指挥结阵也不是你张三或者李四来就可以做好的,古时为将也不是你鞭子一指,小兵们冲就完事的。

 

  为什么有些兵家不求兵多而求兵精,一个原因,就是“人多了,指挥结阵麻烦!”

 

  为什么遭遇战上步兵这么难打骑兵?就是因为步兵结阵后保持阵型移动缓慢,骑兵可以发挥机动性来促成更多的战机,而步兵方阵很难跟上骑兵的节奏进行移动,只能被动防守,但骑兵很少会跟结成密集阵型的步兵方阵来打硬的,只需要到处游走,跟你打游击,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什么的,步兵由此往往顾此失彼,最终暴露出你的弱点,一瞬间的击打就让你整个方阵崩盘,最后全盘击杀。

 

  所以,因为范围脸熟的连环纽带和密集结阵的原因,敌我双方都被很明显的划分开了。

 

  口令和旗帜

 

  看三国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张飞手下有人举着“张”的大旗,关羽手下就是“关”的大旗,还有其他的如“曹”“刘”等等。

 

  这些大旗一是向敌人和友军自报门号,一是凝聚自己手下士兵。

 

  不同阵营的大旗颜色或者款式通常会有较大的区别,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手下兵将们“跟着走”,另一个目的也是在列阵对敌的时候,告诉友军或者上级,“我们还活着”。

 

  旗子可能会每100个人一根百人旗,然后1000人又一跟旗。这个旗子也是他们百人队或者千人队的标识,试想在战场上,大家身高差不多,如果都不配备旗帜的话,总指挥就难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敌我在战场犬牙交错的形势,做出正确指挥。

 

  因此,打仗的时候,大旗必须拼死保护,如果旗手战死,那么就由其他活着的人继续抗,直到最后一个人,这样才代表你这个方阵被消灭了。而如果你的方阵人没死光,旗子先没了,那么自己的友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会默认你这个方阵已经灭了,其队员和指挥心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从而动摇全军军心。

 

  而每个方阵除了旗子,通常都会被冠名,如:龙虎、山鹰之类等等。

 

  这些冠名与其他友军的大旗样式,在整个军队里面相邻的部队之间应该算是人所共知常识。就好像你当过兵,你自己在A连,但你也认识B连连长和C连连长,以及其他连经常唱的歌与喊得口号等等。

来源:驱动中国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