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演绎出的丰富多彩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故事中,人们对他们或褒彰、或贬斥,老百姓的思想感情通过他们的故事得到了表达和宣泄。尽管关于西施的史料不多,但是老百姓同情西施的命运,于是围绕西施的故事就越传越多,越传越神奇。
历史上范蠡为什么要帮勾践
不过,勾践的成功,只靠“卧薪尝胆”是绝对办不到的,还离不开两位智能之士的忠心辅佐。一位是大夫文种,另一位是将军范蠡。文种的功劳主要有两项:一是求和救国,二是富国强兵。
据《国语?越语上》记载,越王勾践被夫差围困在会稽山上时号令三军说:“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在这国之将亡的紧要关头,文种亲自去吴国求和并获成功,使越国得以苟存。
后来,根据求和条件,勾践夫妇携范蠡等重臣到吴国为奴。在此期间,文种代替勾践管理越国。勾践归国后,文种和范蠡共辅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从而为灭吴称霸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和战斗力量。
勾践去吴国为奴前夕,本欲将国政托付于范蠡,结果范蠡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主动要求将国家托付给文种,而自己甘冒生命危险,跟随勾践入吴为奴。到了吴国,面对夫差的利诱拉拢而不移其志;当勾践遭伍子胥设计陷害时,范蠡为挫败伍子胥之谋更是以身试刃。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