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不救儿子性命是真的吗? 范蠡功成名时就隐退的原因

|2016-11-18 15:41:51

  庄生见到朱大公子非常吃惊,说:“你还没有离开楚国吗?”朱大公子说:“我始终没有离开过楚国。当初我为弟弟一事来,今天楚国正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释放,所以,我今天特意来向您告辞。”庄生知道朱大公子登门的意思,说:“你的黄金都在某房间里,你自己去取吧。”这个朱大公子还真的入室取走了黄金,他离开了庄生,还暗自庆幸黄金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范蠡为什么隐退

 

  范蠡在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之后,正是功成名就加官进爵之时,他却反而逃命似得离开了越国,这是为什么呢?范蠡在离开之前曾劝他的好友文种与他一同离越。范蠡对文种说:“有一句古话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鸟儿都被打光了,打鸟的弓也就要被收藏起来了,兔子都被猎杀光了,就轮到杀猎狗吃肉了。

 

  勾践大王有长颈鸟喙刻薄之相,为人心胸狭窄,在落难之时还能收敛自己的天性与我等共赴患难,一旦尊贵显达志向得以伸展必定不再隐忍,对我们这些功臣起戒心,这样的人是不可以共富贵的。我们还是趁早离开越国把。”

 

  文种不受,他认为是范蠡杞人忧天,太过小心了,于是范蠡只能独自离越,文种则留下享受荣华富贵。最后果不出范蠡所料,文种没过多久就被勾践赐死了。范蠡预先料到了杀身之祸,这不仅是他有识人之明,而且还行动果决,早早的离开越国,防患于未然。

 

  范蠡劝诫文种所打的比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从后也成为比喻事成之后抛弃有功之臣的成语。后世的诸多文武开国之臣都以此警醒自身,免遭杀身之祸。范蠡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他兴越伐吴,功成之后明哲保身避免了杀身之祸。离开庙堂又以经商之才名动于诸国,为后世盛赞为“财神”。

来源:趣历史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