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鲁智深最突出的性格就是豪爽侠义
《水浒传》第3回对鲁智深出场时的外形描写是:“生得面圆耳大,鲁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燥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从相貌体形我们便能看出他是一位粗豪大汉。而且,“不免带有一点‘霸气’,大胆泼辣,无所顾忌。”但是纵观《水浒传》全书,并没有发现他有坏人之心,反而处处可见其侠义心肠。
他疾恶如仇,不畏强暴。说起梁山好汉,我觉得一百单八条“好汉”却未必人人都当得起好汉二字。以武松为例,施恩父子为替自己报仇,在武松身上下足了功夫,于是便有了武松醉打蒋门神。蒋门神虽不是好人,可施恩父子亦不是弱者,所以武松的行为称不上是行侠仗义。而鲁智深却是真正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真正当得起“好汉”二字。
为解救金氏父女,他“拳打镇关西”。郑屠以“强媒硬保”的恶霸行经,以“虚钱实契”的狡猾伎俩,使金翠莲成了他的妾。可是郑屠的妻子极不满意郑屠的纳妾行为,将金翠莲赶了出来。金翠莲被赶出来以后,郑屠又拿着金翠莲的典身文书强要那根本不存在的三千贯典身钱。处于弱势的金氏父女无可奈何,不敢和郑屠争执评理,只能忍气吞声地卖唱去还钱。鲁智深知道以后,一气之下,三拳打死了郑屠,替金氏父女出了冤气。
由此可见,鲁智深对弱者而言,他是一个保护者,是一个有难而可以随时向其寻求保护与救助的人。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评点家金圣叹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金圣叹借读者的惭愧心情以反衬的手法写出了对鲁智深侠义品行的赞扬。
细细品位《水浒传》,并结合小说中描绘的弱肉强食、遍地不公的社会环境及《水浒传》成书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作者塑造鲁智深形象的良苦用心,在鲁智深身上,寄予着作者及普遍民众的期盼与理想。鲁智深就是为天下的那些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而生,不管朋友或是陌路,只要有危难,鲁智深都会挺身而出。作者赋予鲁智深的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往无悔的品性,无疑是从士人到普遍民众都向往与推崇的理想人格。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