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贵妃为什么被赐死 被赐死的地方引争议

|2017-01-12 16:51:58

  那么,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呢?史书说得也含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二引魏泰《隐居诗话》,对刘禹锡、白居易的观点、措辞很不以为然。魏泰特别赞赏杜甫的说法,因为它肯定了唐明皇能够吸取夏商末代君主的失败教训,“畏天悔过,赐妃子以死”。

 

  至于郑畋的《马嵬坡》,意思倒是没错,但是,“词句凡下,比托无状”,不值得一说。今人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一书中,完全不同意魏泰“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观点。他认为,魏泰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他认为:这几首诗中,白居易写得最好,因为“写出了事实的真相,写出了唐明皇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写出了在危急时牺牲杨贵妃的丑恶表现”,刘禹锡写得不如白居易。

 

  “刘虽然也写了事实,但他用‘妖姬’两字,具有‘女人是祸水’的错误观点”“郑畋歌颂唐明皇是圣明天子,违反官军迫死杨贵妃的事实,是不对的”“杜甫还要替唐明皇美化,写得最不行”。

 

  根据新旧《唐书》的如上记载,我们知道:杨贵妃之死,曾经百般讨好她的“干儿子”安禄山是重要有力的推手;后来(公元756年)在灵武继位的太子李亨(唐肃宗),有可能是“马嵬事变”里诛杀杨贵妃的幕后操手。

来源:趣历史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