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演自己可触及的主要角色, 通过被人争论有没有演技而曝光,也总比通过“国民七大姑八大姨”的设定、或者“胖了瘦了又胖了又瘦了”带流量更符合一个演员的本分。
作为最终为影星们买单的观众,观众也有必要让影星们了解我们到底如何看待这一瓶一瓶的酱油,以及会不会因为影星娴熟的打酱油技巧就对他们另眼相看——我个人的答案是:不会。
事实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开放,中国影界与世界的沟通合作已非同往昔。
近年来大热的影片中,已不少见中外合拍片的身影,如中美合拍的《卧虎藏龙2》《绝地逃亡》《功夫熊猫3》,中英合拍的《美人鱼》《寒战2》《我的特工爷爷》《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美英合拍)等,尤其是去年张艺谋的《长城》,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无可争辩的是它将合拍片的投资规模、合作高度和公众关注度都带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华人形象也在日趋正面化,成龙曾经遭遇的“中国不是我们的市场”的尴尬如今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好的变化都是影迷看得见的。
这算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虽然距离赶超好莱坞还有漫漫前路,但在国际影坛的声量已经有了。电影上的事务,我们已经可以坐下来“谈”,而不是“求”。
中国演员想要走向世界,已经有了比“打酱油”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