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变法讲究时机,时机不对,白费力气
变法是件大事情,之前也说了,它动的是百年基业旧制,如果没有合适的时机,是很难得到众人的认同和支持的。屈原推行变法的时机有些不对,就像太后当日和大君说的,此一时彼一时,今日之是,或许是明日之非。而昨日之非,或许是今日之是。
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贵族腐朽,没有一个好的时机和时间来给他推行变革,其变法自然是行不通的。
其四:大君立场不够坚定,变法改革不够深入
变法对于屈原来说,考虑的可能比较简单,就只有变法而已。而身为楚国大君,需要考虑和均衡的东西就要多得多,比如朝野大臣的平衡、百姓与贵族的矛盾与利益、还有身为大君那份独有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
他在朝堂上贬谪屈原的时候说的话很触动我。
他说:“不谷欣赏你的才干,你说,要均爵平禄,选贤任能,不谷准了。你说要远贵人,不谷也准了。你说要修《宪令》,革旧制,不谷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准了。可是你呢,你信誓旦旦地跟不谷说,要还楚国一个美政,可如今呢,怨声鼎沸,朝野失和,这就是你要给不谷的美政吗?”
终究其原因,屈原的变法其实并不成熟,无法均衡矛盾冲突,失败是必然的。他的美政终究是太过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