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作品上面来看,鹿晗演唱的《我们的明天》虽然发布较晚,其话题热度之高确实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是,先于鹿晗解约的吴亦凡在时间上显然更占先机,推出作品的数量和分量都稍有领先。
第四章:演艺圈的不败法则——制造话题
在娱乐圈,想要一直受人关注,自然要有可以让人讨论的话题。以鹿晗和吴亦凡目前的受关注程度,大家当然恨不得“没话找话聊”,但是,如何在二人身上制造更多话题,依然是幕后团队的考量,也成了电影片方宣传的卖点。
当初,徐静蕾在微博上公开吴亦凡将主演其最新指导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同时还故意用“暧昧”口吻写道:“怎么能长得这么帅呢,想上传照片但得藏起来。”两周之后,徐静蕾和吴亦凡的“绯闻”来了。相差16岁的姐弟绯闻先炒一阵,电影开拍后剧组时不时放出一些美照吊粉丝胃口。鹿晗在音乐方面也紧随其后,在12月1日《重返20岁》发布会上,由他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我们的明天》曝光,歌曲、MV一经发布便空降各大榜单冠军位置。仅仅47分钟,主题曲MV的播放量破百万,打破天后王菲为电影《匆匆那年》演唱同名主题曲的3小时破百万的纪录。从这几支单曲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反响来看,两人正式的音乐专辑应该也不远了。
就两人在为电影作品的造势力度来看,“给鹿晗打造的是‘萌孙’的点,吴亦凡更宽泛一些,”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超级明星娱乐采访时说道。鹿晗的发布会虽然人气爆棚,但整个策划和流程设置略显单薄缺梗,比如现场没有设置采访环节。比起徐静蕾百般照顾吴亦凡,烘托神秘感,鹿晗的造势的确少了一些话题性。
第五章:人气超高,线上线下全面开花
墙外开花墙内香——论鹿晗和吴亦凡这两位“海归明星”的粉丝号召力,恐怕国内明星难以匹敌。至于他们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多粉丝的青睐,《贵圈》以前也有过详细报道(阅读本期点这里),简单说来,无非是韩国公司强大的造星机制、包装能力、以及近几年针对中国市场而做出的挑选本地潜质偶像的举措。
而吴亦凡和鹿晗一路积聚下来的巨大人气和粉丝效应,也成了两人回国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砝码。“不管他们怎么改变(之前的形象),都不会把他们原来的粉丝换掉,他们可以换经纪人换团队,但绝不会换粉丝,”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