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拓跋浚冒险救未央 和亲路上叱云南再行刺杀

|2016-11-27 11:05:58

  锦绣未央涉嫌抄袭!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锦绣未央》,将网络文学大神秦简涉嫌抄袭的事件,重新推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这部近270万字的长篇小说,被指吸纳了超过200部小说的内容。全书294章仅9章未抄袭,多为整章复制。其中不乏名家名作,如江南的《缥缈录》、琼瑶的《梅花烙》、温瑞安的《逆水寒》,甚至包括豆瓣天涯上的帖子。对此,《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余飞近日发起了众筹反抄袭,宣布资助网络作家起诉《锦绣未央》作者。
 


 

  涉嫌抄袭反而成了大热IP,这种吊诡的事,眼下并不是个例。当年的《幻城》就被指涉嫌抄袭日本漫画,但似乎并不影响其成为暑期档刷屏的热剧。难怪《锦绣未央》原作者秦简放话,称读者列出的证据“根本就是修饰性词语,在任何一个作者文中都能找到类似的话”。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一本书,汇聚了200多部小说的精华,作者只一句“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恐怕是抵挡不过去的。不过目前的现实是:涉嫌抄袭的作品成了热播剧,文学网站装聋作哑、作者含糊其辞、出品方闷声发大财。哪怕后来文学网站判定作品确为借鉴,也没有下架该书,倒是举报者被倒打一耙,网站以破坏网站声誉为由进行了内部惩罚。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逻辑已经很清楚了,网站宁可得罪读者,也要力保大IP。哪怕最后抄袭坐实,也要硬挺着等影视作品播完,才能应付着道个歉。因为一部大IP,意味着动辄几百万的改编版权费、上亿的点击量。

 

  举报者看似维护了正义,实则打破了上下游出品方的利益链条。但问题在于,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布景、化妆、造型或者特效虽影响品质,可都是细枝末节,如若一剧之本都建构在堆砌和拼凑之上,又怎么能指望拍出来的剧不山寨?

 

  中国的知识版权维护起步较晚,“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理念反倒成了抄袭者堂而皇之的借口。从郭敬明开始,多少人前赴后继地在法律的模糊地带,剽窃着别人的作品,聚敛着自己的金钱。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创作,法律都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更关键还是从业人员的自律。《锦绣未央》不是第一个有抄袭原罪的,但我们希望它是最后一个。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