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秀目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著名来源及链接

 

  这是一部口碑两极化的电影,在内地市场收获无数好评,在美国却遭到了几乎是所有主流媒体的差评与批判。这或许李安执导过最令人尴尬的一部电影了。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什么是尴尬的电影?

 

  一方面,是口碑两级化的电影,另一方面,却是李安本人的情况,其实这部电影,对于李安来说,应该很尴尬。美国主流媒体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不喜欢,或者仅仅是因为,电影对“美国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对美国主流叙事的一次有力冒犯。

 

  如果这部电影是由美国本地人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会遭到主流媒体的批判吗?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答案会是什么,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李安的这部新作在外人看起来太尴尬。

 

  所有的战争都是政治的遗留物,李安想要避开政治去拍摄一部反战片,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但是李安还是尽量的避开大幅度苗猪战争的正确与否,避开了战争在他心中的意义,通过一个男孩的成长去探索人性。但很显然,这个做法并没有多少人买账。

 

  李安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一辈子都是外人。何处是家我也难以归属,不像有些人那么地清楚。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到美国是外国人,回大陆做台胞。命中注定,我这辈子就是做外人。这里面有台湾情,有中国结,有美国梦,但都没有落实。久而久之,竟然心生“天涯住稳归心懒”之感,反而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面,我觅得暂时的安身之地。”

 

  “注定”做外人的李安,拍摄了一部“不把自己看作外人”的电影,这或许就是电影口碑两极化与尴尬的原因所在。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当现实与虚构结合在一起

 

  看完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我和朋友迟迟未能说出话。李安导演这次试用的高频率让电影中的一切真实可见,栩栩如生。

 

  被电影中的色彩与强烈的画面感冲击过后,电影中的一切深深印在了脑子里,木然的跟随人群走出电影院,但是心留在了伊拉克战场,留在了那个橄榄球场。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直面战场、鲜血与死亡。

 

  有这么一组数据:在美国的流浪人口中,百分之十七是退役军人。

 

  曾经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服役的一百六十万退役军人中,有百分之四十五正在申请残疾补助,百分之三十三已确认具有和服役期间所患相关残疾。如果这个数字还不够触目惊心,那就看看人口普查局的数据。

来源:秀目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