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6.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另外一味批评高帧率有什么意义,换成正常帧率内容也不变啊。
7.改写电影史这种东西留给姜文拉斯疯这种自大狂做吧,李安的境界不屑于做这种事,和少年派一样的悲天悯人,就那几下,招招致命。一生甘做李安门下走狗。
8.从纽约电影节看完回来,视觉效果比我预期的还要真实。120帧和24帧的区别肉眼真的看得出来。是次成功的尝试,但是我个人还是喜欢24帧非3D。电影从士兵的角度来讲战争,来反对战争,娓娓道来的感觉很舒服。
9.难以名状的真实感和不适感,很难简单地定义本片的成功与否。但无论如何,李安对高帧的探索对电影工业的发展总是有意义的。从这个层面上讲,这部电影的完成便是一种成功,比一部四平八稳的优秀作品更值得称道。
10.李安这些年执着于技术,着了魔似的推进其发展,这种创新精神的确是要承认,但他的表达实实在在是在倒退的,少年派时其实就已经暴露这个问题了,这次的创作相当保守,已经没法像他以前一样直击红心了,这其实和它的技术挺割裂的。就事论事,如果不是李安拍,或许会给多一颗星。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