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不愿意在前线举枪射杀任何一个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们的排挤。但他坚守了自己的原则与信念,孤身一人冲入枪林弹雨拯救了75名受伤的战友。这是一部美国主旋律战争片,但在主旋律的基础上,电影增加了一点别的东西——信仰。男主因信仰入伍参军,因信仰救死扶伤,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战争电影,不如说这事一部宗教电影。
《血战钢锯岭》不只是战争电影,更是一部宗教电影
12年前,梅尔·吉布森拍了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名曰《基督受难记》(以下简称《受难记》)。该片巨细靡遗地还原了12个小时里,耶稣被审判、被鞭笞、继而被钉上十字架的全过程,其连篇累牍又极度逼真的行刑场面,血腥残忍得令无数观众产生了生理不适。
除了“尺度”问题,《受难记》引发的更大争议,在于其中疑似蕴含的反犹主义,因此,影片刚一上映,就遭到了不少宗教组织、犹太社团及知识分子的抨击。
几乎同一时期,吉布森的反犹、反同、家暴等丑闻接二连三,于是,他的电影事业几乎就此跌停了。直到今年,他才复出执导了《血战钢锯岭。微妙的是,在相当程度上,《血战钢锯岭》和《受难记》,其实是一对姊妹篇。
两部电影对暴力场面的逼真还原,尤其是人体遭到暴力而破损的场面,都堪称细致入微又淋漓尽致。1945年发生在冲绳岛上的这场攻坚战,完全是一个人间炼狱,《血战钢锯岭》的后半段,密集地展现了人体的各个器官,是如何被各式各样的子弹、炮弹、手雷、刺刀及火焰击碎、撕裂、切断、焚烧的。
比起其他的战争电影,“钢锯岭战役”的格局并不大,而且,实际的“战斗”场面,篇幅也并不算多。可是,在表现“战争”施予肉体创伤上面,电影史上却找不到多少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同类。
都是描绘暴力,吉布森的电影和吴宇森、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完全不沾边,因为那是一种漫画式的暴力及舞蹈式的美感,而且,更重要的是,那类电影的目的是让我们代入主人公,体会惩恶除奸的快感。
同时,《血战钢锯岭》也和迈克尔·曼的《盗火线》或雷德利·斯科特的《黑鹰坠落》那种图解式的枪战戏不同,后者是让观众像指挥官或者记者一样,全盘掌握着有统计学意义的人数、火力、方位、战术、部署等等,进而对战况的走向有着宏观的判断。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