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不正确的考古姿势 盗墓不等于考古

|2017-01-22 09:51:49


 

  揭《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不正确的考古姿势

 

  ▲开棺之前,胡八一在墓室的东南角点蜡烛。

 

  烛火摇曳,两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开了棺材,发现棺材里是个戴了面具的“大粽子”(指保存比较完好,没有腐烂的尸体)。王胖子从棺材里摸出了两块玉,欣喜不已,谁知这时烛火闪烁,随即熄灭了。“鬼吹了灯”,王胖子却不愿意归还玉器,这一贪婪的行为导致烛火先由黄变绿,大粽子悄悄起身……

 

  “人点烛,鬼吹灯”,这是传说中四大盗墓门派之一摸金校尉的不传之密,意思是说进入古墓之中,要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如果蜡烛熄灭,需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传这是祖师爷留下的规则,一条活人和死人之间的契约,纵然才高八斗的摸金校尉,也不敢破例。

 

  这是“盗亦有道”的佐证?时事评论家梁宏达曾经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对此进行吐槽:“这个蜡烛一旦灭了,说明墓里面的氧气浓度不够,没有氧气人在里头不得憋死嘛!氧气不够,咱得赶紧走,说白了这是科学道理,非得扣上一个‘盗亦有道’的感觉,其实是‘假仗义’。”

 

  那么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也需要“点烛”吗?省内一名从事了10余年考古发掘工作的木子(化名)透露,并非如此。真实的考古发掘过程有一套很严谨的工作流程,并不是像盗墓小说里写的打个洞就进墓、见到棺材就开、拿起文物就走,而需要找到墓穴的位置,搞清楚墓穴的整体结构,然后制定详细的发掘、文保方案,从上往下慢慢清理文物,综合评估墓穴是否可以开棺。这一整套工作流程中,每一项都有具体的指标,并不是点根蜡烛不灭就可以直接开棺那么简单。

 

  考古=盗墓?

 

  陶罐碎片都要悉心取出

 

  胡八一和胖爷成功加入了考古队,为了探寻精绝古城的遗迹,他们找到当地最有经验的向导安力满。老奸巨猾的安力满被誉为“沙漠中的活地图”,他问众人:“你们是盗墓的?”领队回答:“我们是考古,是研究。”谁知老汉并不买账,调侃“那就是国营盗墓的了”。

 

  这句台词,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也有不明真相的网友点赞“耿直的老爷子,瞎说什么大实话”,但是被业内人士反唇相讥:“你见过把盗墓的宝贝放在博物馆里给大家看的吗?”

 

  其实关于“考古等同于盗墓”的偏见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自海昏侯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有人质疑“考古和盗墓对古墓而言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文博爱好者“螺旋真理”看来,“这一误区在大众心目中的构建,和层出不穷的以盗墓为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关系密切。然而盗墓在传统价值观中是缺德的,在法律中则属于犯罪,这不利于相关文学影视作品的传播,所以就要有意无意的暗示‘考古和盗墓是一样的’,来为作品传播做背书,以消解传播过程中因为和道德、法律冲突所产生的罪恶感。”

 

  木子对这种偏见习以为常。他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常被当地人称作“挖宝的”,甚至更难听的称呼是“挖坟的”。对此,他哭笑不得:“考古和盗墓有显著的区别,首先,考古以研究为目的,盗墓为了获取财富;其次,考古是经过文物部门审批同意,而盗墓是非法的。举例来说,如果在古墓中发掘出陶罐和青铜器,盗墓者肯定先取青铜器,因为更值钱。但是我们不同。”

 

  问及为何要从事考古发掘,木子告诉记者:“如果考古人员不及时清理,地下遗存就要被基建工程当地基,你连墓葬的存在都不会知道。”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大部分是因为兴修水库、配合基建,或者经群众举报有盗墓破坏,极少数情况下才会为了科研主动发掘,但这种情况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过程。

 

  一篇《请不要再把考古与盗墓联系在一起》的博文,罗列了考古与盗墓的7个区别,从目的、方法、提取过程、历史等方面分析,以正视听。例如,考古的方法是地层学和类型学,而盗墓主要是打洞;考古提取文物的过程有加固处理、保湿处理、拍照、绘图、登记、编号、逐层逐件提取等,而盗墓主要是掏;考古更加关注遗迹现象而非遗物本身,盗墓除了能拿走的都会破坏掉。

 

  尽管如此,这部网剧在考古人眼中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木子意味深长地说:“考古原本是一个很冷门的学科,日常工作中的艰辛并不为外人道,这部网剧的后半部分试图向观众科普考古和盗墓的区别,这点已经善莫大焉,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看了网剧之后,报考、从事考古工作。”

来源:新华网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