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和安禄山谁厉害 解读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关系

|2017-02-12 17:36:52

  史思明评价

 

  史思明,703年,出生在营州柳城,是宁夷突厥人,他其貌不扬,但懂六蕃语。史思明原先是唐朝军阀,被唐宣宗封为大将军,后来他与安禄山一起反叛,成为了安史之乱的首祸,叛军将领。在安史之乱后,史思明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自称为燕帝,年号应天。那么后人对于史思明评价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旧唐书》中,是这样评价史思明的:“天地否闭,反逆乱常。禄山犯阙,朱泚称皇。贼巢陵突,群竖披攘。征其所以,存乎慢藏!”意思是说天地闭塞不通,反叛乱常。安禄山犯上,朱泚称皇。

 

  寇贼的巢穴陵突,群竖披攘,征召他用。姚汝能评价史思明说:“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凶羯,两人先后都乱于范阳,安禄山在天宝十四的时候范顺,而史思明的儿子在宝应元年壬寅十二月被李怀仙所杀,两人共扰中原八年,幽、燕始平。”

 

  王世贞说:“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禄山上。”这意思是说史思明是强壮的,他的才能远远超过安禄山。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是这样评价的:“史思明任叛军领袖后证明是一位杰出的将领,如果不是他的儿子史朝义在761年春通过与人合谋将他杀害,他很可能推翻唐朝。”

 

  既得利益为蕃将打开晋升大门

 

  安禄山从小精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幽州边境做各个民族互通有无的翻译,由于偷盗事发本应论死,刀都架到脖子上来了,安禄山对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大声惊呼:大夫不是要消灭契丹吗?为什么还要杀壮士!

 

  一言之下,张守珪“奇其言貌”,不仅原宥其罪,而且许其军前效力。而安禄山果然不负所望,所战皆克,擒贼必倍,迅速升为张守珪的副手。

 

  就这样,安禄山获得了能够与朝廷对话的平台,人生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来由于华夷之防,唐朝从一开始就在军事领域设计出汉人主导的制度安排,“蛮夷将领”再有才华也不能升为元帅、独当一面,而必须被汉人元帅统领。

 

  “其四夷之将,虽才略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犹不专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也就是说,“蛮夷将领”无法获取镇守一方的军权,能够获得的最高军阶也只是汉将的偏裨。

 

  安禄山这时已经摸到了朝廷设置的“天花板”,人生似乎将止步于此。然而,此时高层政治正在酝酿巨变,将会为安禄山打破那个妨碍他平步青云的“天花板”。

来源: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