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摸金校尉”,《为袁绍檄豫州》记载:“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摸金校尉”还真是有。它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摸金校尉盗墓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易经》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
“摸金校尉”的出现,并不是曹操喜欢盗墓,而是当时的汉墓墓葬非常多。没钱发军饷,怎么办?那就去盗墓吧。
《史记》曾经记载:“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也就是说汉文帝的墓被盗,发现了大量的“瘗钱”(陪葬的钱)。《史记》的记载,我们更加清楚了解了汉代盗墓之风的猖獗,连皇帝的墓也敢盗。并且,汉武帝的茂陵,也不止一次的被盗过。据记载:汉昭帝始元三年,茂陵被盗掘。4年后,有人在扶风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汉宣帝太始元年,茂陵复建置茂陵县,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居住此地。汉宣帝元康二年,茂陵被盗掘。后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
中国古代墓葬,除了少部分凤毛麟角的高等级大墓外,多半选择坐北朝南的型制,即作为墓室薄弱点的墓门一般朝向南方。盗墓者处于盗掘方便的考虑,往往也会选择墓门这处薄弱点开展盗掘活动。
盗墓者在掘开墓门之后,往往会随手将照明工具放在一边,开始盗墓。而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力学原理,人类往往因为“右力”(即右手、右臂等右半侧身体更灵活,力气也更大)的原因,会将重要的物品放在右手中--墓门大开后,在暗无天日的墓室内,盗墓者最首要的工具自然是照明设备,因此盗墓者用右手持有珍贵的光源(灯、蜡烛、火炬等)的肯能性也是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