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西夏是现在的哪里 曾经的党项人都去了哪

|2017-08-12 10:38:10

  那么,西夏诸地果真全部灭亡于屠城吗?就这个问题,西夏专家史金波教授的回答是:这只是一个方面。他认为,党项之所以消亡,更重要的原因是,西夏亡国后,党项族作为非主体民族,处于弱势地位,在逐渐被同化的过程中走向消亡。

 

  史书记载,西夏曾建有雄伟的宫殿、寺庙,但至今已荡然无存,仅留下断壁残碑和碑上日渐模糊的文字。走在交错的碑林中,触摸碑文上的西夏文字,字形方整,“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因为它源于汉字却又完全别于汉字。模仿这些字迹笔画,拓写到本子上,拿回北京向同事们展示,均连呼“天书!天书!”

 

  千古之谜——西夏后裔今何在?

 

  近日著名西夏学学者李范文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李范文一直致力于西夏后裔研究,为此先后踏访四川甘孜、青海、甘肃、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南宋都城杭州等地调查考证,并结合文物考古实证,认为西夏后裔并非人们心中想象的被蒙古大军灭亡,部分党项族人在这场屠戮中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并逐步汉化、藏化、蒙化、回化以及进入尼泊尔国。

 

  李范文说,西夏亡国后,部分西夏后裔流亡到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四川等地区,变成了汉民。北京居庸关云台门石壁上的77行西夏文陀罗尼经,河北保定地区的西夏文碑,河南北部濮阳地区发现一支杨姓西夏后裔,这都说明部分西夏后裔进入汉族地区并逐渐汉化。李范文将西夏后裔汉化归纳为五种情况:姓氏汉化、语言汉化、通婚汉化、民俗汉化、崇儒汉化。

 

  据西夏文献记载,西夏的先人党项人被称作弥药人,早先在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道孚、丹巴等县定居。如今,这里的木雅人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与其他民族有一定区别,他们的语言被称作“木雅语”或“道孚语”,与古代的党项族语--即西夏语在发音和基本词汇上比较接近。

 

  也有部分投降或被俘虏西夏人逐步蒙化。西夏国曾在鄂尔多斯高原驻扎军民,西夏灭亡后,这一地区被蒙古军占领,居住于此的原西夏国民仍被称作“木纳”即“弥药”,证明他们是西夏人的后裔。

 

  另外,战乱之后的西夏故地大量土地抛荒,统治者采取移民屯军的方法恢复生产,后居民大部分信奉了伊斯兰教,其中也包括党项族人,这些党项族人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回回居民。

来源:今日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