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古代电视剧的都知道,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秋后问斩”这一说法,那么,对于死刑犯,为什么要拖到秋后呢,这个秋,又是指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一直有“秋后问斩”一说,这里的“秋后”就是指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以后。古人为什么规定行刑要在秋分以后进行?据《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
明清两代又引入了“秋审”“和”朝审“制度。每年霜降后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会审京畿附近的死囚,称为”朝审“;而每年八月中旬复审各省死刑案件则称为”秋审“,朝审与秋审后把死刑案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祖四类,除情实类由皇帝勾决后执行死刑外,其他三类均可免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