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俗称为“毒五”,五日是“恶日”,正是蚊蝇毒虫肆虐猖獗的时候,这个季节的夏韭俗称臭韭,百姓通常不食用的,皆因害虫多,韭菜上的农药多,对人有害。
《红楼梦》中临近端午节,元妃娘娘给贾府赏了端午节的礼,除了宫扇、纱罗等避暑纳凉之物,还有香袋和锭子药,夏季佩带,既有香气可驱虫,也可以随时捣碎服食治病。
传说元朝末年,有一位少年感染时疫,晕倒在北京的一家饽饽铺前,掌柜的宅心仁厚,救了这位少年。
这位少年本是江西贵溪县龙虎山某一代张天师的裔孙,在承袭道统之前,下山游玩的。几年后,他正位天师,想起当年掌柜的救命之恩,于是画了一道灵符送给掌柜,留为驱邪之用。
当时饽饽铺有个心灵手巧的雕刻糕点模子的工匠,照灵符的笔顺刻了一方模子出来,掌柜的有心,用它刻了一炉饼。
这炉饼无论放在哪里,都不招蚊蝇,于是掌柜的取名“五毒饼”,在端午节发售,大家听说五毒饼不招虫,又能驱邪,饼一出炉,就被抢光了。
除食“五毒饼”之外,五月端午之前,家中的小孩儿还要穿“五毒衣”“五毒肚兜”“五毒鞋”,戴“老虎帽”,系“老虎褡裢”。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其实都是和“五毒饼”相配套的,“其实意义都是为了能让家里的小孩儿避开这些害虫,也能让他们趋利避害、健康成长的意思。”
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的观念不断改变,“五毒饼”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