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蹴鞠最早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

|2018-06-15 15:23:19

  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汉朝时候的蹴鞠玩法更偏向直接对抗,即能强身健体,又能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所以常用在军事训练之中。

 

  唐代蹴鞠筑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衣服颜色不同的左右军(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球头与队员的帽子亦稍有区别。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



 

  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队长要吃鞭子,脸上涂白粉。

 

  蹴鞠在宋代的流行程度是空前的,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而且他们还组建了自己的社团,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脚定尖山》吗?就是由宋朝时一群“足球运动员”们发散出来故事。

 

  蹴鞠这项全民运动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活动的记载,却寥寥无几了。后来到了清末民初,全国都找不到多少会踢蹴鞠的。这现象还是让人比较费解的,像断了电一样,这么闪亮的灯忽然间就熄灭了。

来源:秀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