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挂艾蒿菖蒲。
端午节当天清晨,露水未干时,上山采割艾蒿、菖蒲,回家用彩带扎上,悬挂大门两旁(三个端午都如此),避邪祛风。
采来的艾蒿除了当天应节外,一年中,不论何时有什么痛痒时,随时可摘取几枝配以大蒜梗(也可不配),用水煎煮,擦洗患处或泡脚,可止痒祛风消炎。小孩消化不良,也可用艾叶煮鸡蛋,将热蛋在孩子肚子上来回滚动,即可去滞。
⑦扎香袋(包)。
将艾蒿、雄黄、陈大蒜梗、松、柏或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种中药材装入布中,以五彩丝线缠绕,佩戴胸前,祛邪防病。
⑧农民骚坛诗社。
自明代起,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由读过私塾的农民自发组织,每逢端午时聚集于屈原祠吟诵离骚楚辞、或相互诗词唱和。诗社作品散见于各类古藉,如《归州志》载第二任社长向鸿翥(清)的《谒屈祠》:“祠树萧森里,行吟若有声。
骚经千古艳,忠悃万年清。欲扫人间浊,甘为水底清。倾囊如见用,秦晋那堪争!”1949年后诗社曾一度中断,1982年由农民诗人谭光沛倡导恢复,至今仍年年坚持开展活动。
⑨稻场娱乐。
末端午夜,家人团聚,亲友云集,同时喜庆夏收,由一家或数家作东,邀请全村乡亲邻里自娱自乐,跳当地的建东花鼓戏,唱山民歌,吹打乐合奏,划旱龙船,玩狮子等,往往通宵达旦。同时,末端午还“送瘟船”,有的叫“送神船”。至此,端午节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