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过程

|2018-08-06 11:52:03

  高考已经结束2个月了,录取通知书也都发放完毕,一批大学新生即将步入大学生活,回忆起高考时的情形,想必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其实,高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它在古代有另外一个称呼“科举”,它是贫民家的子弟能够平步青云,走上仕途的主要方式。
 


 

  “科举”的意思是分科举人(选拔人)。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科举制的发明,最大限度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公平。

 

  科举制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不无夸张,却是这种流动性的形象反映。这种流动性,是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条件。

 

  科举要背多少书?

 

  据统计,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来源:秀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