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刘备唯一的出路,就是‘联吴抗曹’。而东吴一方也有两种选择:帮刘打曹或隔岸观火。在这一点上,曹操的想法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认为:东吴不会帮助,至少不会立刻帮助刘备,而是会先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自己一定会在孙权出兵之前取下刘备。于是曹操作出了下一步的战略部署:首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忙发动了对江夏刘备军队的进攻(兵分两路。西路自江陵顺长江东进。北路自襄阳顺汉水南下,两路会攻江夏)。其次又在东线派出三路部队作出攻打孙权后方根据地的样子,希望孙权收缩兵力自保。同时给孙权写劝降书,夸大自己的兵力,企图吓住孙权。
而事实的结果是,曹操想错了,经过诸葛亮,周瑜,鲁肃的连番劝说,迅速派出了精锐部队于赤壁抵御曹军,造成了孙曹直接对阵的结果。可以说这是出乎曹操的想象的。
所以说首先在战略上,曹操已经输了一招。
原因之二:兵力不精。
这一点应该说直接是第一点败因的后果。刘琮投降,带给了曹操7万水军。这七万人在刘表手下,应该说是擅长水战的精兵。而到了曹操手下,就是乌合之众。原因不用多说,用新降之兵,为军家大忌。(同时,曹操也有过大批杀降兵的‘案底’所以降军军心不稳是一定的)。而在此次战役中,这七万降军反而成了作战的主力。应该说,这就是曹操仓促出兵,赶在孙权助刘之前灭刘的战略思想决定的。
因为曹操的总兵力本身就不多,而且兵分两路,还要分出一部分给东线骚扰孙权后方的军队,还要有一部分驻守荆襄地区。所以估计在曹操身边的原从军大概有四万左右(而且这四万人本身就是不习水战的北方兵卒水上战斗力有限)其余的就是毫无军心与战斗力的降军了。驻扎在乌林的军队总人数应该在七万左右。七万杂牌军对三万精锐水师,曹军实在不敢言必胜。
登录秀目号,与万千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