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是好皇帝吗 赵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当皇帝

|2016-12-18 11:23:26

  纵观历史,有两种国家战斗力是十分强大的,分别是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因为这两种社会经济和军事为一体,奴隶社会是依靠奴隶来生产,而奴隶是战争掠夺而来,而且这两种社会宗教的教化作用都比较弱,在主流意识形体中,都推崇弱肉强食。因此,他们不仅不以掠夺为耻,而且把善良当作懦弱。

 

  最典型的例子是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人,由于社会生产的物质匮乏,生活所需主要靠掠夺,而每一次掠夺都意味着丰厚的战利品,所以成吉思汗领导下的蒙古人喜欢打仗,并且十分勇敢,战无不胜。他们也狼作为他们的图腾。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的女真人也是一样,皇太极打明朝时,八旗的军队是在妻儿的欢送下出征的。由于奴隶社会国家的战争是掠夺,所以越打越有钱,而封建社会的战争是要用钱,所以越打越穷。士兵也没有战利品的诱惑,战斗力自然不如奴隶社会的国家。

 

  而金就处于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因此,金的战斗力是不能低估的。何以知道,我们看看金和辽的战争,我们就知道。金太祖阿骨打2500人反辽,连续打败了辽军战领宁江、占宾、祥、咸诸州,兵力达到万人。辽祚帝纠集70万大军,进入女真居住地,被金打败。能打羸如此悬殊的战争,除阿骨打指挥有方外,在对财富掠夺的欲望的驱使下,金军队的战斗力是十分强大的。可以称之为一帮亡命之徒。

 

  岳飞等抗金将领,在对金做战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这些胜利有很多和以伪齐军队为主力,金的军队人数不多的混合军队作战进取得了。所以,如果选择战,以最乐观的估计,南宋收复了失地。但想进一步消灭金的主力就会进入今天东北地区。在这样的地区根本无法找到金的主力,而极易遭埋伏,辽天祚帝70万大军全军覆灭。宋的情况又会好到哪里。金的主力不消灭,金就会不断南下侵优,因为他们不掠夺,以当时金的生产力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崇祯遇到的正是这样的情况。

 

  仗如果这样打,巨大军费开支,农民的巨大负担,我们能不能保证国内的农民不起义?答案是根本不可能,因为既使没有打这么大的仗,钟相、杨幺已经有40万的起义队伍。如果打了,宋朝肯定会出一个李自成的。

 

  宋金和议后,宋每年向金朝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有人说这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我认为是不妥的。我们看一看南宋的财政收入,一年8000万贯,既使2贯折银一两,25万两白银和25万匹绢占不到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这里需要说另一件事,还是明朝,蒙古弄饥荒,明朝却舍不得救济蒙古,最后,后金在粮食很困难的情况下救济了蒙古,在军事和赈灾,软硬两手政治手腕下,皇太极终于把蒙古纳入他的八旗之下。强大起来的后金成了明朝巨大的威胁。

 

  从这个角度来讲,化钱买和平,宋朝的老百姓仍然是欢迎的。同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力量强,而生产能力弱。一旦没有粮食就南下掠夺,其实他们也没有办法,这就和农民起义一样,不掠夺就会饿死。农耕文明用什么阻挡北方草原的“饿狼”呢?只能用粮食。和平时期他们通过马市换取粮食,战争年代他就是掠夺。让他的通过市场换粮食好呢,还是让他们掠夺好呢?答案不言而谕。

 

  宋和辽的澶渊之盟同样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长达百年多的和平,这种和平对宋辽两国人民而言都是一种幸福。同样,宋金的绍兴和议,也基本上奠定了南宋后期的和平局面。而这种局面,赵构功不可没。

 

  宋朝历史上这两次和约是明智的,可以讲,在哪个时代和今天一样,选择和平要比选择战争更会受到人民的欢迎。但同时,宋朝的两次战争却是愚蠢的。一次是北宋和金一起灭辽,结果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领土。一次是南宋和元一起打金。最后导致灭亡。宋朝的君臣,只知家仇国恨,却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仅为收复一小块失地,却最终失去了更多。

 

  历史已经过去,今天我们可以轻松的去谈论那个时代血雨腥风的战争,去赞扬那叱咤风云的英雄。去很少能看到在战争受苦受难的人民。有一位愤青对我说,“如果中国收复台湾,我愿意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我对他说,“象你这样喜欢打仗的,因该上战场。”和平的努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是不应奢谈战争的,要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

来源:轶闻秘史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