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 朱元璋重演赤壁大战

|2016-12-18 15:46:00

 

  秋八月,时逢大连阴雨连续下了10多天,汉水暴涨溢岸,大水沿着汉江故道河床低洼地带分三路涌向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到团山铺一带;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沟、黄龙沟、黑龙沟等地的山洪暴发之水,使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团山铺等区域内的水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关羽一战而定。

 

  能将天气和地理完美结合到战争中,关羽能成为一代名将,绝非偶然。
 


 

  最经典:周瑜火烧赤壁

 

  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细节咱就不说了,这场战役的重点是什么呢?其实是“东风”,如果江面上一直不刮东风,赤壁之战根本烧不起来,但周瑜久居江东,对江面上的气候非常理解,知道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江面上会起东风,这才为之后的“火烧赤壁”提供了最关键的一环。这也算是将“天文”融入到战争中最经典的例子。

 

  娄圭泼水成冰建沙城

 

  同样是在三国时期,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娄圭随曹操在关中击马超,九月,曹军抢占渭河南岸。但是一到南岸,马超的骑兵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曹军根本就没有时间扎营。岸边又都是松软的沙子,更没有办法扎营。

 

  将领娄伯给出建议:“现在天气寒冷,可以用土沙筑城,然后灌进水,水结成冰,坚硬的像铁石一样。城池一夜便可建城。”曹操听取了他的建议,夜里派兵过河用土沙建城。曹军在这座沙城的掩护下,全部渡过了渭水,从此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控制住了战事的主动权。

 

  此外,还有许多靠风向获胜的例子,两军对战,迎风而立的军队因为风大睁不开眼,最终惨败的例子也颇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可见,行军打仗,除了计谋和排兵布阵外,如何合理的运用天文地理知识,也是一个优秀统帅所必备的知识。

 

  最后说一个发生在明朝的“赤壁之战”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爆发战争。陈友谅举倾国之兵超过六十万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决战。而当时朱元璋实力相对弱小,倾全部力量二十余万兵与之对阵。

 

  除了兵力上不足之外,在战船上,陈友谅也比朱元璋高了不止一个等级。陈友谅的水军是正儿八经的“舰队”,以大型战舰和巨型战舰为主,而朱元璋的水军,除了两三个大战船外,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普通水船,野史记载甚至还有渔船,实力对比完全不对等。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陈友谅犯了和曹操一样的错误,“集巨舰,连锁为阵”陈友谅将自己的舰队用铁索连在了一起,朱元璋集谋士商议对策,最终确立了“火攻之计”,一把火烧掉了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这就是著名的鄱阳湖水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鄱阳湖之战几乎就是赤壁之战的翻版,朱元璋以少胜多,最终战胜陈友谅,最后成就霸业。

来源:秀目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