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评论 影评:新技术有待适应

|2016-11-07 09:28:18


 

  微博@电影调侃师:120帧 4K 3D的效果确实很惊艳,影片很细腻,慢慢渗透到你的内心,镜头的代入感很强,对伊拉克平民家中小男孩的眼神印象特别深刻,能让你感受到战争给下一代带去了什么。

 

  豆瓣@法兰西胶片:抛弃了一部分技法,甚至用上了初学者的俗套,为了让位给120帧+4K+3D的技术,让技术纳入主题的一部分,这是它最大的争议。之于我而言,它创造的最大快感是,我们这么仔细并且成功的观察到一个孤独、惶恐的人,并且付出了同情,但这个人最终选择与我为敌。
 


 

  豆瓣@张未来:相比《少年派》,李安这次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我估摸着是为了4K120帧的新技术让路。但是画面细节是如此清晰生动,让银幕中人呼吸可闻。这样观影的恐怖之处在于,画面给你造成的浸染,令你的情绪流露变成了纯粹的生理反应。你还来不及做出思考,就已经泪流满面。肉体在哭,却与大脑无关。

 

  豆瓣@SqualL:革命性的视觉技术背后,是一如既往李安式的细腻内敛的叙事风格,故事格局略显局促与平淡,但却直击人心。火爆酷炫的场面虽然不多,却仍然让人感受到战争和残酷和主人公内心的波澜。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在于能力的强大,而是在于他所作出的选择。

 

  豆瓣@小鱼:李安用自己深沉的东方哲学,拍了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过了知天命年纪的安叔更加平和却也锐利,看着安叔在台上说,电影是他的梦他的信仰,他挑战新技术只是为了让梦更清晰,瞬间泪奔。见过那么多导演,只有李安说电影是信仰,我才信。

 

  朋友圈@易东东:没看片前,片方介绍是“静水深流、回味悠长”。结果,看下来,一直觉得情绪很饱满,最后还流泪了,看完半小时心情才慢慢平复。这明明很商业很主流嘛!新技术的应用,确实需要适应,但不至于像外媒所说的非常不适。两场戏印象很深,一是大兵们排队在门口等悍马来接他们去中场表演;二是战争戏。“沉浸式”体验,我们值得拥有……

来源:新浪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