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何要起兵造反 他的靖难之役为何能成功

|2017-04-05 10:06:26

  建文帝登基后,作为叔父的各个藩王更加飞扬跋扈、骄横嚣张。为此,建文帝召集亲信齐泰、黄子澄研究对策,准备削藩。齐泰认为诸王中燕王势大,应先削燕,而黄子澄认为“燕预备久,卒难图”(《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应先削小藩。

 

  建文帝接受了后一种建议,在一年之内先后削去代、周等5个势力较小的藩王,紧接着,就把矛头对准了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坐镇北平,节制傅友德等大将出击蒙元,屡立战功,被一些大臣认为“智虑绝人,酷类先帝”,深得明太祖器重。

 

  皇太子朱标早死后,朱元璋曾一度要立他为太子,因遭一些大臣反对而只好作罢。建文帝即位时,燕王朱棣的三个哥哥太子朱标、秦王及晋王已经故去,斗争的焦点在朝廷与燕王之间展开。为防备燕王谋反,建文帝先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以谢贵为都指挥使,让他们监视燕王的动静。

 

  同时调兵遣将,随时准备对朱棣采取行动。而朱棣在洞察建文帝的意图后,一面装病装疯,迷惑朝廷,一面暗中布置,随时准备发动政变。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朝廷在确知燕王将举兵的具体情况后,下令削去燕王爵位并逮捕王府官员。朱棣设计诱杀张昺、谢贵,举兵起事,很快控制了北平城。

 

  随后,朱棣以诛杀所谓朝廷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誓师南伐。他废去建文帝年号,自置官署,称其师曰“靖难”。所谓“清君侧,靖国难”也。所以,此次战争被称为“靖难之役”。后来朱棣经过艰难奋战造反成功,无意中创了历史。不过,说来他能成功自身因素很重要,但是偶然因素居多。

 

  首先个人素质问题,军事能力方面,朱棣不用说了,天天追蒙古打出来的高战斗力;朱允炆军事水平基本为零。政治能力方面,朱棣至少他治下的北平等府治理的很好;朱允炆……天天跟着一群儒生商讨着怎么根据《周礼》更定官制,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啥。

 

  此外用人方面,难道朱允炆身边真的没有可用之才吗?其实翻翻史料就会发现,永乐朝的不少重臣,如夏元吉、胡广、杨荣、解缙等人,都是在朱棣靖难攻入南京之后归附朱棣的,这些人的个人能力都很强,但在建文朝就是没发挥出来。

来源:尚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