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才子徐渭为什么杀妻 揭秘徐文长杀妻的背后隐情

|2017-04-14 14:28:23

  徐渭自幼连绵不断的遭遇,精神上倍受刺激,中年渐患“脑风”疼痛的毛病,对仕途的绝望,使病症加重,有时精神难以自控。有人概括徐渭的凄楚生平是“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次不第,九番自杀”,很精辟。其实,这也是造成他杀妻重要的个人因素。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徐渭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中叶后,人们对日益严酷陈腐的思想统治的逆反心理,与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阳明心学等学说的传播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非主流思潮。当时,贪官污吏横行,社会风气败坏,整个社会充满了“财”和“色”。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才子们似乎或多或少带有“神经质”。

 

  比如,唐伯虎时不时溜出家,打扮得衣衫褴褛褴褛,口唱莲花落,乞钱为乐;祝允明喜欢坐着轿子外出时后面追满骂骂咧咧的债主;李贽放言无忌,矛头直指孔圣,剃发留须,半僧半俗,行迹异端。其实,他们的疯癫,尽管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发泄、反抗和示威,但很大程度上只是标示自己不同凡俗,不受尘世陋习拘束,有很大的表演成分在里面。

 

  其实,他们绝没有疯癫。甚至,他们比大多数人都要清醒。而且,他们的疯狂有时简直是手段,是救命的伪装。同样,也许徐渭最初也是像唐伯虎一样,以装疯来躲避在胡宗宪做幕僚时卷入的政治风波。经过这么一系列的凄惨遭遇之后,徐渭的晚年生活过的极为贫困,生活潦倒。

 

  痛恨达官贵人的他,浪游金陵、宣辽、北京,又过居庸关赴塞外宣化府等地。万历五年回到绍兴,从此以卖画为生,而痛恨达官贵人的他,就算生活已经穷到揭不开锅了,也坚决不给当政官僚作画,显示了他对政府黑暗的痛恨。“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是徐渭晚年生活最真实的反应。

 

  公元1593年,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徐渭,最终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闭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流离跌宕的一生。而让人感慨异常的是,尽管这位大才子,文学成就极高,受到诸多人的赞扬,死时却那么悲戚。没有人照拂,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来源:尚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