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之后的皇帝是谁 刘玄和刘秀谁的功劳更大

|2016-12-31 17:16:40

  刘秀

 

  有史家分析,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处理开国功臣,比较典型的莫过于三种方式: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飞鸟尽,良弓藏”诛杀功臣的残酷方式;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开国功臣兵权的和平方式;还有就是汉光武帝刘秀“退武进文”收缴兵权按封就国的明智方式,即《后汉书·光武帝纪》谓东汉光武当朝“退功臣而进文吏”之举。其实,此举就是退武官而进文官,将建国时以功臣为核心的武官体制,改造为以文吏为核心的文官体制。

 

  刘秀“退功臣”的过程进行得十分谨慎与策略。全国平定之后,作为武装集团首脑的功臣中弥漫着居功自傲的情绪,他们难免流露出对皇权的离心倾向。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功臣之间日益错综复杂的亲戚网络,更增添了光武帝制御功臣的难度。作为战乱中过来的皇帝,刘秀对此看得非常透彻,在其称帝之初“退武进文”之策就已显露端倪。

 

  刘秀称帝次年,即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他在夺取天下尚未分晓时便大封功臣,同时诚恳告诫部将,切戒“放纵”。因刘邦诛杀功臣前鉴不远,刘秀的忠告很容易被部将接受。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第二次大封功臣,除一批食四县的侯爵外,大将军李通、贾复各食六县,但必须“上将军印绶”以“列侯就第”,不与国政。虽然这使得尚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将军们毫无准备,但将军们还是遵从刘秀的诏令,一手缴出将军兵权,一手接过侯爵印绶,按封就国。这样,“退武”进行得很顺利,没有引起国家震动。

 

  清末绘制的“云台二十八将”年画

 

  与此同时,刘秀迈开了“进文臣”步伐。刘秀称帝的第十三年得来全国统一局面后,便急于进行了“进文臣”人事调整。其任务之一,就是把那些勋高震主的功臣以高赏易其权柄,更新为和平时期便于统率的官吏队伍。据史载,自建武三年迄于三十一年,相继出任大司徒的共有七人,其中六人都是文吏。同一时期的九卿之中,文吏更是占了绝大多数。

 

  刘秀对文臣有自己的特定标准,那就是通儒术,信符谶、没有功臣和国戚背景者,以确保听从政令。至于对功臣所担任的国家政务方面的职守,能换的换下来,不便换的就“虚”起来。其转换的最大动作之一,就是把“三公”变成名誉职务,而把实权集中于由他个人专断的尚书台。

 

  虽然三公齐备,但刘秀在位时先后进入“三公”的吴汉、邓禹、王深等功臣,从未行使过宰辅的权力。刘秀鉴于王莽以大司马职位篡权的教训,加强了对国家大权的独揽,将尚书台建成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把政权从中央政府引到榻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刘秀的“退功臣进文臣”之举也有其局限性。应该说“退功臣”做的是成功的,一方面,退功臣没有引发政权动荡;另一方面,退功臣并没有削弱东汉的武装力量,因为一些年轻名将仍在军中,此后出现的镇压叛乱、边境战争予以了证明。这一点强于千年之后的赵宋政权,为防藩镇拥兵而采取“文臣换武臣”之策,致使弱国弱军,苟安于半壁江山。

 

  至于刘秀“进文臣”之举,史家多有非议。一是进了一批虔信谶文,编造纬书、密制图谶、进献符瑞、制造“天谴”的儒士,降低了官吏队伍的素质;二是尚书台职权畸形发展,遂成凌驾于百官之上的特权集团。

 

  总体来说,刘秀推行“退功臣进文臣”方策,以和平的方式妥善解决了功臣权重的隐患,从而熄灭权臣之欲,避免藩镇之乱,为东汉争得八十年百姓生息、国家强盛时期,这是他比历代帝王高明之处。刘秀的开国功臣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光荣退出政治舞台,“功成即退,挹而损诸”,岂不是功臣们最好的归宿?

来源:九息娱乐

打开互动页面,查看精彩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