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那么恨如懿 一生挚爱竟是她

|2017-03-01 14:54:17

  乾隆的回应是:

 

  “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遽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即过二十七月。于心犹以为速”。因与前妻感情深厚,乾隆觉得皇后刚去世不久,尚在大丧期间就册立新后,“心有不忍”,即使过了二十七月仍然觉得太快。

 

  不仅如此,乾隆在立后之前特地乾隆静安庄向前妻告知此事,并为此大大解释一番,他说与先皇后举案齐眉,白头偕老是我的夙愿,续弦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必定要有人孝顺太后,下率九位,这是一个要缺,不容虚置。

 

  三、4:33=暖:凉

 

  在那拉氏成为皇后初期,乾隆与她的感情仍是比较淡薄的,具体体现在乾隆仍经常作诗怀念前妻,比如在他四十岁生日那天,大家都在为“中宫初正名偕位,万寿齐朝衣与冠”而庆贺,乾隆却“有忆那忘桃花节,无言闲倚桂风寒”(《御制诗二集 卷二十》)。在那拉皇后陪同他去真定行宫时,乾隆也想起旧人:“劝餐非昔侣,举案是新缘",并自注:丙寅年来此孝贤皇后相随。(《御制诗二集 卷二十 真定行宫晚坐叠旧韵》)

 

  乾隆对那拉皇后的态度发生转变是在乾隆十六年,那年三月十一日,是孝贤皇后三周年日,正赶上首举南巡江浙,乾隆与那拉皇后奉皇太后驻跸杭州圣因寺行宫,皇帝在悼念孝贤皇后的一首诗中,无意地流露出对那拉皇后的内疚:

 

  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岁月信如流。

 

  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御制诗二集 卷二十五》)

 

  这首诗中的“新琴”指那拉皇后,“旧剑”指孝贤皇后。

 

  经过反思,乾隆领悟到并不是继后不如前妻,而是因为自己与前妻感情太深才疏远她。既然继后没什么过错,就不该受到过分的冷落。于是之后他便专注于培养与继后之间的感情。

 

  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乌拉那拉氏皇后诞育了皇十二子永璂,这时乾隆的心情自然是高兴的,不仅仅在上谕中批复“又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顺适吉祥”,又为此写诗庆贺:

 

  视朝旋跸诣畅春园问安遂至昆明湖上寓目怀欣因诗言志

 

  视朝已备仪,弄璋重协庆。

 

  注:适中宫诞生皇子

 

  天恩时雨旸,慈寿宁温清,

 

  迩来称顺适,欣承惟益敬,

 

  湖上景愈佳,山水含明净,

 

  柳浪更荷风,云飞而川泳,

 

  味道茂体物,惜阴励勤政。(《御制诗二集 卷三十》)

 

  那一年,乌拉那拉氏皇后已经虚岁三十五岁,是清朝后妃中生育年龄最晚的。

 

  次年皇后又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这些都表明乾隆与那拉皇后建立了融洽和睦的夫妻生活。当时的那拉氏皇恩优渥,倍受宠幸。但是这种和谐只是昙花一现,从乾隆十六年他试图和皇后培养感情到乾隆二十年永璟的降生,短短不到四年的时光之后,乌拉那拉氏就再没有生育。在永璟出生前的几个月,忻贵妃戴佳氏为乾隆生下了皇六女,这是一个乌拉那拉氏被人分宠的信号——从永璟和皇五女一年一生时的专房之宠变成了永璟时隔两年才降生,前面还夹了个戴佳氏的皇六女。

 

  显然乾隆已经开始移情别恋了,当然不仅仅是戴佳氏,还有令妃魏氏,魏氏的第一个孩子皇七女只比永璟晚出生半年,所以说,在永璟还没出生的时候,皇帝的宠爱已经转移到戴佳氏和魏氏身上,乌拉那拉氏已经失宠了。之后魏氏基本垄断了乾隆的所有子嗣,除了戴佳氏又生过一个孩子以外,到魏氏去世,她一共给乾隆生了六个孩子,这等宠爱根本不是乌拉那拉氏皇后所能企及的。乌拉那拉氏从15岁嫁给弘历,到48岁在冷宫中离开人世,这整整33年,只有那短短的不到4年的色彩,这4:33的数值是何其悲凉。

来源:爱之尚网